在STM32上实现汉字五笔画输入
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在STM32上实现汉字五笔画输入(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13000字)
摘 要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的地方在日常生活和工业控制领域日益增多。汉字输入部分在这类系统中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在便携式系统中拥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汉字输入方法非常有用的。
另外,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单片机的繁荣,在此类产品中32位的ARM系列从性价比上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所以本次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牛STM32嵌入式微处理器实现汉字五笔画的输入法设计。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LCD基本显示部分,触摸屏输入部分和汉字五笔画输入部分。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是STM32F103VC芯片,这是ST公司推出的一种增强型系列芯片。
关键词:五笔画 STM32F103VC 输入法
The achievement of five-strokes
input on the STM32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economy urges people to use more and more portable computers in daily live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field. Chinese character input software is an ess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se portable systems. So having a convenient character input method in a portable system is very useful.
In addi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microcontroller, 32 in the series of ARM is increasingly being recognized by everyone because of the price.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designing five-stroke input on the STM32. The system has three section, namely the basic section of LCD display, the input sec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the input section of five-strokes. STM32F103VC is that the STMicroelectronics (ST) has introduced enhanced STM32F103 chips.
Key Words: Five-strokes;STM32F103VC;Input Method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内容 1
1.1.1 内容分析 1
1.1.2 研究背景 1
1.1.3 五笔画输入法发展历程 2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 STM32处理器概述 3
1.2.1 STM32简介 3
1.2.2 火牛STM32开发板 3
1.3 火牛STM32开发板电路接口与说明 4
1.3.1 电源模块 5
1.3.2 启动选项) 5
1.3.3 系统时钟源 6
1.3.4 复位方式 6
1.3.5 SD 卡 6
1.4 开发平台 7
1.5 论文结构 7
第二章 总体设计思路 9
2.1 方案探讨 9
2.1.1 Cortex-M3核 9
2.1.2 杰出的功耗控制 9
2.1.3 完美地集成整合 10
2.2 STM32上的五笔画输入系统结构 10
2.3 在STM32上实现汉字五笔画的输入系统流程图 10
第三章 系统硬件 13
3.1 电源模块 13
3.2 显示模块 13
3.3 存储模块 14
3.3.1 FLASH芯片 14
3.3.2 SD卡 15
第四章 系统软件 17
4.1 Keil MDK的安装与工程建立 17
4.1.1 安装Keil MDK 17
4.1.2 建立第一个工程 19
4.2 五笔画的输入法界面设计 22
4.2.1 LCD介绍 22
4.2.2 软键盘窗口设计 22
4.3 触摸屏输入部分 23
4.4 汉字五笔画输入部分 24
4.4.1 五笔画的特殊规则 25
4.4.2 五笔画字库 25
第五章 调试与结果 29
5.1 调试 29
5.2 成果 29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