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现状分析
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消费作为一种非基本需求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立足于开发国内旅游市场。在国际旅游市场竟争日趋激烈和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加也带动和刺激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己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而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国内需求的新机遇。在我国的旅游消费群体中,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居民。新疆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人均GDP在全国来讲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在新疆的旅游消费中,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居民,因此,研究新疆本地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新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计量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新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因素及其数量关系,揭示了它的特征。同时还可以应用此模型对末来的旅游消费情况进行预测,为制定末来的旅游消费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字:城镇居民 旅游消费 经济计量模型
目 录 6500字
一、引言 •••••••••••••••••••••••••••••••••••••••••••••••••• 1
二、文献综述 ••••••••••••••••••••••••••••••••••••••••••••••••• 1
三、新疆旅游消费模型的建立与统计检验
(一)模型建立 ••••••••••••••••••••••••••••••••••••••••••••• 2
(二)参数估计 •••••••••••••••••••••••••••••••••••••••••••• 4
(三)模型检验 ••••••••••••••••••••••••••••••••••••••••••••• 5
四、结论
(一)新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具有消费的一般特征 •••••••••••••••• 7
(二)物价是影响旅游消费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 7
五、建议
(一)提高城镇居民收入••••••••••••••••••••••••••••••••••••••• 8
(二)旅游消费还需进一步刺激 ••••••••••••••••••••••••••••••••• 8
附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疆调查年鉴 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7[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 孙睿君、钟笑寒. 用旅行费用模型估计典型消费者旅游需求及收益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NO12.2005.
[5] 李一玮、夏林根. 国内城镇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旅游科学.2004. 2.
[6] 周辰春. 新疆城镇居民国内潜在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新疆财经.2008. 1.
[7] 中国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8] 刘嘉. 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9.
[9] 高书军、张广海. 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及实证研究,统计观察.总第172期,2004.4.
[10] 李一玮、夏林根. 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旅游科学.vol18.NO2,2004.6.
[11] 孙玉梅. 扩大旅游消费的潜力和政策建议,中国物价.相关问题研究,2007.7.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新疆辉50年(数据卷)(N〕,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13] 范剑平. 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14] 藏旭恒,等. 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5] 池重庆. 新疆旅游业—徐徐升起的太阳〔N〕,丝路游,1999.
[16] 罗明义. 旅游经济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17] 国家旅游局. 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8] 达莫达尔N. 古亚拉提. 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9] 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 旅游绿皮书.2004-2006年中国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0] 耿莉萍.居民家庭服务消费的特征、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研究.NO.359,2007.03.